体育用品行业出口分析简报

2025年8月1日 15:02

网络

2025 年1-5月我国体育用品行业出口额106.27亿美元,同比增长3.11%。整体呈现 “北美弱欧洲强、新兴市场稳步抬升” 格局;重点市场中 “一带一路” 沿线国家出口增长,区域分化加剧,RCEP 区域出口亦有分化;品类上健身和体育器材、钓具表现亮眼。

2025年1-5月,我国体育用品行业(含健身和体育器材、运动球、钓具、射击器材、轮滑和冰雪器材、高尔夫运动器材等六大类)累计出口额106.27亿美元,同比增长3.11%。尽管短期内面临关税、外需波动等多重挑战,行业仍保持温和增长态势。
一、整体出口情况
1-5月,受美国关税及不确定性预期影响,北美市场承压加剧,部分订单向欧洲、拉丁美洲及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转移,出口结构呈现“北美弱欧洲强、新兴市场稳步抬升”的格局。
其中,对北美出口额36.22亿美元(-4.89%),欧洲出口额30.89亿美元(+16.74%);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出口额35.74亿美元(+5.64%),RCEP地区出口额18.52亿美元(-6.28%);拉丁美洲(+15.17%)和非洲(+5.09%)均实现增长。在传统市场承压背景下,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、非洲和拉美等新兴市场出口取得积极进展。
数据显示,出口额前十的目的国为:美国、德国、英国、日本、加拿大、荷兰、俄罗斯、法国、西班牙、韩国,十国总出口额约64亿美元,同比增长2%,约占我国体育用品出口总额的60%。
美国依然是我国体育用品出口最大市场,累计出口额32.63亿美元,同比下降6.88%。从5月当月数据来看,对美出口额5.28亿美元,同比下降28.16%,环比下降6.22%。
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与对等关税环境下,对美体育用品出口呈现明显的结构分化。1-5月,累计出口额排名前十的商品出现不同程度下滑。其中,跑步机同比下降25%,未列名一般体育活动、体操或竞技用品同比下降8%,合成纤维制帐篷同比下降12%。以上产品多属于大宗耐用品,受关税政策持续及中美贸易关系紧张影响,海外市场观望情绪上升,订单节奏放缓,导致出口企业面临订单减少、出货周期延长等现实压力,整体对美出口承压加大。
同期,德国、英国、荷兰等欧洲发达市场整体回暖,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26%、19%、10%,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主力。其中,荷兰作为欧盟重要中转港口,其增长除终端消费外还体现出明显的再出口特征。整体来看,企业通过多元化布局应对美方贸易壁垒,出口结构趋于均衡。
二、重点市场出口情况
1-5月,我国体育用品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累计出口额35.74亿美元(+5.64%)。同期,对RCEP其他成员国累计出口额18.52亿美元(-6.28%),其中,东盟地区出口总额9.5亿美元(-10%)。
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体育用品出口呈现区域性分化趋势。俄罗斯以3.21亿美元位居首位,同比增长10%,保持稳定增长态势;波兰、哈萨克斯坦分别同比增长23%、43%,显示中东欧与中亚市场活力持续增强,正成为拉动整体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。而部分传统东南亚市场则面临压力,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出口额分别大幅下降26%和30%,越南小幅下降1.19%,但整体规模仍处高位。整体看,“一带一路”市场正由“东南亚主导”向“中东欧、中亚新动能”转变,区域分化趋势加剧。
RCEP区域出口同样呈现分化态势。日本、韩国稳居前两位,分别实现1.32%和1.74%的温和增长。印度尼西亚增幅领先,同比增长26%,增长动能强劲。泰国基本持平,出口保持稳定。
三、出口品类情况
1-5月,我国体育用品出口形成“主力拉动、稳健支撑、结构承压”格局。其中,健身和体育器材类持续领跑,累计出口额达39亿美元,同比增长10%。跑步机出口量额分别同比增长28%、14%,出口单价承压,同比下降10%;其他健身及康复器械量增价跌,出口量额分别同比增长31%、19%,出口单价同比下降9%。钓具类出口表现亮眼,累计出口额8.69亿美元,同比增长8.87%,钓鱼竿、钓线轮等细分品类增势明显,成为新兴增长动力。运动护具类累计出口25.84亿美元,同比微降0.24%。
相较而言,轮滑与冰雪器材类、运动球类、射击器材、高尔夫器材出口额均不同程度下滑,降幅分别为8.32%、5.74%、4.1%、1%。整体来看,主力品类正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核心力量,出口结构加快向高附加值、智能化和品牌化方向演进。

版权声明为: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。